近日
小编发现身边有人又“阳”了
是“复阳”还是“二阳”呢?
很多人分不清这两者的区别
那就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吧!
一、“复阳”和“二阳”的区别
复阳:指感染者症状基本消失,核酸检测、抗原检测也阴性了之后,再次检测发现又出现阳性。
时间:一般是核酸或抗原转阴1个月内再次阳性,存在假阳性的可能。
症状:虽然免疫力可能短暂下降,但很快会再次压制病毒,一般没有症状或者症状很轻。
传染性:一般没有传染性,或者传染性很弱。
二阳:指二次感染,第一次新冠感染已经彻底康复了,但又发生了第二次新冠病毒的感染。二次感染通常是有症状的,并且核酸的CT值也比较低,病毒载量较高,有传染性。
时间:一般间隔3个月以上。
症状:抗体降低一般有症状,症状可能轻可能重。
传染性:有传染性,而且传染性很强。
二、为什么会“二阳”?
一般来说自然感染或接种过疫苗后,人体内会产生一定的抗体来保护自身免遭感染。但是随着时间推移,“初阳”后获得的免疫力会逐渐下降,一般半年之后再次感染的风险会有所上升。
另一方面,新冠病毒的不断变异或者流行的毒株发生了变化,可能会导致免疫逃逸能力增强,增加感染风险。
三、哪类人群要注意?
无论是变异株感染还是二次感染,都会使重症高风险人群面临重症甚至死亡风险。尤其关注高龄人群、慢性基础疾病患者、免疫力低下人群等高风险人群。
四、如何应对“二阳”呢?
发现“二阳”后无需恐慌,根据病情可自行使用对症治疗药物或到医院就诊:
1.戴口罩、勤洗手、勤消杀;
2.减少去空间密闭、人员密集、接触密切的场所;
3.老年人、孕妇、有基础性疾病者、免疫功能低下者等高危人群二次感染后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。
(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)